找到相关内容99篇,用时6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香港人口头常说:“最紧要是开心。”北京人口头常说:“活着就要找乐。”这两句话看起来大同小异,但仔细领会,却可能各有含义。开心,是精神层面的,是内心的活动。找乐,向何处去找?似乎更多在于外求。不管内求,外求,开心与找乐都是一种人的存在。人的存在,是社会的存在,也就是说,人不可能脱离了社会,孤独存在。人的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、所知所感、乃至人的一切美德(甚或缺德)都只能是通过社会、通过人与人之间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65385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能继续存在的三个主要原因

    称作「功」,这些功德便成为自己的「德」了,功是一种施,德是归给自己的德,故称功德。说得具体点,如人做了些善事(功),便能为自己积德了,因此中国人有「积德」与「缺德」的说法。至于供养(pujana),多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0157934.html
  • 浅析峨眉山佛教团体与各方面的关系

    长寿等愿望一样、何必非议。教徒的佛事活动既不影响安定团结,又不影响社会治安,更不缺德违法,因之不仅不能干预,还应与保护不信教的群众一样地受到保护。有的家庭成员中,有神与无神论、唯物与唯心并存。他们仍然...

    朱伯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0262807.html
  • 佛教徒——反叛命运的人(二)

    ,是很缺德的事。所以,看到别人心生怖畏、恐惧或忧伤时,要软言慰谕,令生无畏,令生安稳,这是积极地修行“不恶口”。  ㈧不贪:“贪”的相反就是“舍”,佛弟子不但要消极的不贪,更要积极地  修行“舍心”,...

    成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5164492.html
  • 觉真法师: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 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可能脱离了社会,孤独存在。人的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、所知所感、乃至人的一切美德(甚或缺德)都只能是通过社会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、联系而体现出来。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,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同他人的联系和交往,...

    觉 真 (香港佛教联合会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373257.html
  • 宣化上人语录——摘录一零一条

    接近你,大家都掩鼻而过,不敢接近。 [92] 我们要养气,不要生气。 [93] 相会是有缘人,何必争争吵吵,多没有意思。 [94] 脾气大的人,一天到晚好像头顶上冒烟,气冲冲的,这是缺德之表现。 [95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5876679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谈因说果

    善业者前来相聚,使有福者来为眷属。反之,祖宗无德或缺德,也必召引同业者为其后嗣,以便承受自己应得的各种业报。所谓“物以类聚”便是如此。不过相聚之后,如果有人思想观念或行为作风变好或变坏,则其所种下的业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1779897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读者来函

    能积德,便能感应相同善业者前来相聚,使有福者来为眷属、反之,祖宗无德或缺德,也必召引同业者为其后嗣,以便承受自己应得的各种业报。所谓“物以类聚”便是如此,不过相聚之后,如果有人思想观念或行为作风变好或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785061.html
  • 不孝的果报录

    克勤克俭,并没有做什么很缺德的事,可是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纵然一般人认为并不太坏的人,在一生之中,也难免有或多或少的过错,张义岂能例外。好人与坏人不同的地方,就是好人有了过错,能知道反省,自己认错;坏人...

    佚名

    |不孝|孝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18333895665.html
  •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(三)

    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而搞出一些毛病来,这就叫自性虚妄。自己不认识自己——为什么会这样呢?就因你没有德行,缺德之故。为什么缺德呢?就因吾我自大,把自己看得太大了,甚至把自己比作佛,好像某某人说某某法师...

    宣化上人主讲

    |坛经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926289726.html